财税细分领域专家 一对一服务 个性化方案
时间:2019-02-22 01:46:34
来源: 投行小兵
版权声明:天勤咨询集团转载之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后台联系处理。
采用项目制核算的公司常见于软件、工程以及服务行业,由于项目个体的差异性,相较于制造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采用项目制核算的公司需要更好的内部控制来给财务核算提供基础信息,笔者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项目制公司财务规范性问题做了一次总结,供大家在实务中参考。
一、项目制公司常见的财务核算规范性问题
1、与项目相关的财务核算不准确,项目内控管理有待完善。
与项目相关的财务核算不准确,主要体现为:
(1)收入、成本确认不及时。
工程类、软件行业普遍存在项目计量报告或项目验收不及时情况,往往会导致收入、成本确认不及时的问题。比如工程类公司,如果甲方是政府客户,按季度取得计量报告已经很好,按年度取得计量报告的不在少数,项目计量周期较长,收入、成本确认未能真实反映项目的进度。
(2)同一个项目不同年度间的毛利率波动较大。
以工程类公司为例,项目成本的入账时点为发生时,项目收入确认时点为取得计量报告时,由于计量报告往往不能及时取得,金额较大的项目大多数一年才能取得一次计量报告,造成收入成本不匹配,同一个项目在不同年度间的毛利率波动较大。
项目制公司内控管理的主要问题有:
(1)没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以工程管理类公司为例,项目制公司往往没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项目财务核算依靠项目人员填写《项目动态在控信息表》中提供的项目合同额、客户名称、分包单位名称、分包方金额、项目进度及配套进度证据,合同起始日期、合同期限、项目累计开出发票、项目回款金额等信息进行,但往往由于业务人员不配合或者执行不到位,因此《项目动态在控信息表》表中有许多填写错误之处,存在未收到外部证据先确认收入、已发生项目成本未及时上报财务的情况,从而导致与项目相关的财务核算不准确。
(2)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填报不准确。
部分软件公司虽然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但项目人员填报的项目工时仍然存在不准确的情况,人事、财务部门事后也没有对项目人员填报工时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项目人工成本分摊不准确,导致部分项目没有人工成本、毛利率过高或者过低,财务核算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
2、未编制项目成本预算。
部分项目制公司收入确认采用完工百分比法,需要编制项目全过程预算(预算需要细化到具体人员在每个阶段投入的人工成本、项目支出、项目外协支出等),否则无法保证成本确认的完整性。
3、咨询费用。
项目制公司普遍存在用咨询费发票报销公关费用的问题,业内通行的做法是找公司代开发票并支付税款,往往存在发票内容和取得劳务不一致的问题。
4、增值税申报收入进度滞后于报表收入进度。
项目制公司增值税的销项税如果根据实际开票收入进行申报,收入确认采用终验法或者完工百分比法,就会存在增值税申报收入进度滞后于报表收入进度的问题。
5、挂靠项目。
所谓挂靠项目,是指项目制公司仅出借资质不提供实质劳务,并收取管理费的项目,往往会牵扯到工程转包的合规性问题。
6、由会计差错更正引发的信息披露问题。
项目制公司如果曾经在股转系统挂牌,存在如1-5中所述种种规范性问题,预计IPO申报前需对以前年度会计核算结果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如果会计差错更正金额较大,引发对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的质疑,对IPO的申报构成不利影响。
二、项目制公司如何提高财务核算规范性
1、企业老板需要重视财务核算的规范性。
企业老板对财务规范性问题不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很难推进,企业财务做不好,很多时候是因为业务部门不配合、业务部门的流程不清晰、财务人员的力量太薄弱。老板重视财务才能在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财务文化和环境,比如有些企业在梳理财务的过程中,要想彻底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财务人员的努力,更需要有权力改变其他业务部门的高管参与才能完成,而这个过程的主导应该是企业老板。
2、企业需要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
每一位老板都想聘请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但聘请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成本较高,要找到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项目制的公司财务总监需要对项目管理的流程、实施情况及常见问题非常了解之后才能胜任,老板可以把企业中有潜力的、忠诚度高的、值得信任的、稳定可靠的财务人员送去培训,把他培养成合格的财务总监;或者从外部聘请一个兼职的优秀财务总监,没有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作为总指挥,财务规范性也很难提高。
3、企业需要一个健全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项目制公司财务核算过程中需要业务部门提供关于项目成本预算、合同金额、项目进展、收入确认依据、人工成本等信息,如果没有一个健全、准确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财务规范性程度提高的过程将非常缓慢。
“管理=人+系统”
如果企业的财务系统非常健全,那么就可以降低对财务人员的要求,系统越差,对人的要求就越高;系统越健全,对人的要求就越低。
在进行财务规范性升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解决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系统升级的问题。